close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蔡佩怡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 

  

女性歷經懷胎十月、生產的身心疲累,要如何好好休生養息,無疑就是靠「坐月子」來放鬆、調養,因此,怎麼坐月子是產後媽咪不能忽略的重要課題。

 痞  

重點1.產後飲食重點

月子餐多以能恢復健康、清淡少鹽為烹調原則,同時,為了讓媽咪有充分的乳汁可哺餵寶寶,坐月子飲食的質與量更為重要。

產後第1

調養重點:惡露排淨、補充元氣及幫助傷口癒合。

產後第1是產婦身體最虛弱、最需要調理的時候,也是傷口癒合最重要的階段,加上腸胃需要休息,都不宜大補麻油、酒類都不適宜,因酒精會抑制子宮的收縮復原,反而阻礙惡露順暢排出,使惡露時間拖得更長,麻油太過溫燥,可能加重傷口發炎影響癒合。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表示,產後不宜馬上飲用生化湯,因產後西醫通常會給35天的子宮收縮藥,以幫助惡露排出,若再飲用生化湯,恐造成子宮大出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也提到,產後第5天開始,通常惡露會漸漸減少或呈暗色,若有感覺下腹刺痛,表示惡露無法順暢排出,才建議喝生化湯。

產後第2

調養重點:促進乳汁分泌、預防腰痠背痛及幫助子宮恢復良好。

影響乳汁分泌的食材都要避免,如人蔘、麥芽、韭菜等。此時,生產過程所造成的傷口幾乎已經復原,料理可開始添加少量麻油,體質較為燥熱者可將麻油換成苦茶油。 

產後第3

調養重點:調理體質、強筋健骨、增強體力。

此階段惡露通常已排乾淨,要注意營養攝取,多吃高蛋白食物,哺乳媽咪的湯湯水水也不可少,建議每日攝取1,5003,000c.c.的水分,不管是溫開水、湯品或泌乳茶都能促進乳汁分泌。

產後第46

調養重點:提高新陳代謝、補充元氣、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此階段可照第三週來吃,乳汁分泌不足、易疲倦、手腳冰冷的媽咪可多食四君子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中醫也備有通乳茶、泌乳茶可促進乳汁分泌及乳汁通暢。

重點2.產後不適症狀與照護

產後不少媽咪會感覺,原來生產過程還不是最痛的,生完寶寶後才是許多疼痛的開始。因此,產後更不能忽視自己的身體照護,以免日後引起一些併發症與後遺症,以下列舉出各項產後不適症狀,並以中西醫角度來談如何護理與調養:

傷口疼痛

自然產的產婦經過陰道生產,會陰部位容易有撕裂傷,導致產後疼痛,會陰傷口的癒合時間約需1週左右建議從產後開始就以溫開水沖洗會陰傷口,預防傷口感染,並至少持續至惡露完全乾淨為止。 

剖腹產的傷口疼痛往往比自然產更為不適,一開始會注射止痛劑來緩解疼痛,剖腹產的產婦下床後可用束腹帶來固定傷口,減少因身體活動拉扯帶來的疼痛感。剖腹產的傷口照護,必須保持傷口乾燥,回家後不建議泡澡,先用擦澡的方式,待10天後傷口逐漸癒合,才能洗澡淋浴。

子宮收縮

不管是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會經歷產後子宮收縮的疼痛感,蔡亞倫醫師表示,通常產後會給3天子宮收縮藥劑,並搭配止痛藥,如果產婦可以忍受就不需吃止痛藥,前3天的子宮收縮良好也有助於幫助子宮恢復、防止出血、幫助惡露排出。值得注意的是,若子宮收縮疼痛超過半個月,且惡露不止、伴隨發冷發熱,應儘速就醫診治。 

乳房脹痛

乳房脹痛常發生在產後數天到數週之間,主要原因為乳汁排不出或是沒有規律排空乳房所造成。當出現紅、腫、熱、痛,並伴隨發燒,可能已是乳腺炎,必須儘快給醫師診治。建議哺乳媽咪每次哺餵寶寶後再將剩餘的乳汁擠出,避免乳房還殘留乳汁造成瘀積;如果乳房脹脹鼓鼓時,可用毛巾冰敷局部,緩解不適感。 

※原文刊載於2017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媽媽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