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的天氣,已能明顯感受到涼意;在秋、冬季節交替之際,早晚溫差大,氣候變化多端,甚至某些病毒已經開始蠢蠢欲動;這對於免疫力不夠健全的嬰幼兒來說,無疑是健康的考驗。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安安婦幼中心副院長暨小兒科主治醫師林育丞
秋、冬兩季,特別是許多病毒活躍的時期,許多家有嬰幼兒的父母,總是提心吊膽,深怕孩子受病毒所侵襲,更擔心一不小心引發嚴重症狀。安安婦幼中心副院長暨小兒科主治醫師林育丞表示,父母不妨先了解疾病狀況,預做準備,才能減低寶寶深受疾病之苦的機會。
秋冬季常見病毒性疾病
一到夏季,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腸病毒;但一到秋冬兩季,就更不能忽略以下三種病毒性疾病。林育丞副院長表示,縱使這三種疾病的好發時間差不多,但各自表現的症狀並不相同。
輪狀病毒腸胃炎
好發時間: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隔年3月。
好發年齡:5歲以下寶寶容易受到感染,年紀愈小機率愈高(抵抗力弱)。
傳染途徑:接觸、糞口傳染等;病毒傳染性高,只要同一處有10~100隻病毒就可能使人體受感染。
病程症狀:目前已知有七種常見的流行血清型,且均會出現急性腸胃炎症狀,特徵有發燒、嘔吐、拉肚子(腹瀉)等,拉肚子的頻率一天高達10~20次,嚴重者可能因此脫水。整體病程可持續1~10天。
治療方式:沒有特效藥,大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通常醫師會在診療病患當時的狀況後,給予對應且適合的藥物,如止吐藥、止瀉藥等來幫助舒緩不適。
流感
好發時間:秋、冬到春季,尤其每年的1~2月是流行高峰期。
好發年齡:不分年齡,但年紀愈小受感染機會愈大。
傳染途徑:飛沫、接觸傳染。
病程症狀:急性呼吸道症狀,受病毒感染者大多會先發燒,持續3~5天後,引發全身性徵狀,如痠痛、疲倦、咳嗽、流鼻水等等;少數嚴重者將可能併發肺炎、腦炎等重症。整體病程可長達一至二星期。
治療方式:目前有「克流感」的抗病毒藥物,但除非是患者症狀較嚴重,醫師才會開立。一般會藉由觀察寶寶的食欲、活力等狀況,給予對應的藥物(如退燒藥)以幫助緩和,之後會請患者多休息、多喝水,通常可自行痊癒。
水痘
好發時間:秋、冬季到早春。
好發年齡:高峰期集中在3~9歲間,但5歲以下仍需特別小心。
傳染途徑:飛沫、皮膚接觸、空氣等傳染。
病程症狀:發燒、全身性如水疱般的紅疹是主要症狀,嚴重者可能併發重度肺炎;整體大約需要兩星期以上才會痊癒。林育丞副院長提醒,由於水痘疹子會讓人發癢而想搔抓,如不小心抓破,可能造成皮膚二度感染,嚴重者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治療方式:沒有特效藥,多以支持性療法居多。醫師主要會在診療病患後,根據當時的狀況,給予退燒藥、止癢藥等幫助舒緩。
※原文刊載於2013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