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父母而言,寶寶發燒的高溫總令人緊張不已,又碰上因發燒而引起的痙攣,更是驚惶失措,不解為何寶寶因發燒而出現痙攣症狀呢?

102-11MB_150_(1)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中山醫院小兒科主任張敬文 攝影/陳炳煌 插畫/鍾如娟 演出/許鈺偵

因發燒而起的痙攣,稱為「熱性痙攣」,中山醫院小兒科主任張敬文指出,「因發燒到39℃以上而出現痙攣,可說是急診中常見的小兒疾病之一,約有3%〜5%的發生率,而男孩的發生機會比女生高一點,發作年齡大致從6個月大至5歲,其中又常見於一歲階段的孩子」。

 

不正常放電的表現

張敬文醫師解釋,目前認為造成熱性痙攣的原因,主要是幼兒的腦部神經細胞發育尚未成熟,當有些疾病(例如感冒、肺炎、玫瑰疹)造成高燒時,引起腦部部分神經細胞受到刺激而產生不正常的放電,導致某些腦部功能失調的反應所致。

他表示,熱性痙攣多在幼兒開始發燒後的24小時之內發生。幼兒在高燒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全身的痙攣反應,而有手腳抽搐、嘴唇發紺、眼球上吊、牙關緊咬、口吐白沫、意識喪失等現象,「就像癲癇中的大發作一般」。相信父母看到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莫不膽顫心驚;但是看到孩子發作完後,累到呼呼大睡,更是滿臉疑惑,不知孩子究竟怎麼了?

張敬文醫師指出,父母可從3個特點初步判斷熱性痙攣屬於簡單型(良性)或複雜型,所幸大多數的發作狀況是屬於簡單型,此發作類型的孩子不會因此留下後遺症,也不會對智能造成影響。換言之,當醫師確認是簡單型的熱性痙攣,並不需要刻意治療,通常過了5歲以後就不易再發生,「因為腦部已逐漸發育成熟」。

 

發作時的處理方式

若孩子突然出現熱性痙攣,相信很多父母一定會驚惶失措,張敬文醫師表示,熱性痙攣發作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但是一些錯誤的舉動卻可能對孩子或施救的大人造成更大的傷害。他說,曾有阿嬤把自己的手指放入發作的孫兒口中,來醫院就診時,孩子沒事,阿嬤的手指頭卻被咬傷,需要包紮處理。

張敬文醫師表示,當孩子在家發生熱性痙攣時,請父母保持冷靜的態度,依照下列方式處理:

Step 1:移開身旁物品

將四周的危險物品先移開,把孩子小心放倒在地上或椅子上,並採側臥方式躺著。

Step 2:維持呼吸道暢通

協助解開衣服第一顆鈕釦,以維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嘴巴內有東西而噎到。此時,孩子有可能出現牙齒緊咬的情況,張敬文醫師提醒,「父母千萬不要在口腔內硬塞物品,也不必刻意撬開病童的牙關,這樣,反而會使幼兒嘴唇、牙齒受傷,或大人手指被咬傷,甚至有時因吸入性異物而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傷害」。

Step 3:注意抽搐時間並記錄狀況

留在孩子身旁,注意抽搐的時間持續多久,並觀察發作時的狀況,就醫時可提供醫師做為判斷病情的依據。大多數的孩子會在1~2分鐘以內,停止抽搐發作等反應,意識也逐漸恢復。

Step 4:清醒時再送醫

等確定孩子抽搐停止,即可帶孩子就醫,請醫師進行檢查。但張敬文醫師強調,「如果抽搐超過5~10分鐘仍未停止,就需要立刻緊急送醫」。他提醒,送醫時,以儘量送到有急診的醫療院所為原則。

 

其他照護注意事項

1.通常需要等一、二小時的時間,孩子才會完全清醒,並恢復原來活潑模樣。

2.在孩子意識未清楚之前,不宜餵食食物,以免嗆到。

3.如不是第一次熱痙攣發作,也確定孩子抽搐時間很短,抽搐後,並無其他不適,可至兒科門診就醫,找出發燒原因;若有意識狀況恢復不理想、非發燒情況下發作、出現複雜型痙攣、局部發作等情況,則需要立刻掛急診。

 

 

※原文刊載於2013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媽媽寶寶 的頭像
    媽媽寶寶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部落格

    媽媽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