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藹芬  採訪諮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

 

 

不少女性為子宮肌瘤所苦,不是不知道問題所在,而是明明知道了問題,卻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徬徨,因為看診醫師的說法莫衷一是,更不知該如何做才好。建議與信任的醫師有充分討論,做出最適合自身狀況的決定。

痞  

女性對於子宮肌瘤應該不陌生,實在是不少女性有此問題,麻煩的是,看似明確的治療原則,卻又讓許多病患輾轉求醫,仍無法得到妥善處理。

個案一

花花長年有子宮肌瘤的問題,雖有症狀,但不以為意,就這麼拖了好幾年。直到有天發現自己的肚子變大,彷彿有了幾個月的身孕,才積極求醫。有醫師建議花花再觀察,有醫師說要開刀,但有的說拿出肌瘤就好,有的卻是要切除整個子宮……,花花不知差別怎會這麼大?

個案二

妮妮懷疑因為子宮肌瘤而阻礙了懷孕,決定積極解決肌瘤,但先後找了三位醫師,第一位醫師建議以內視鏡手術處理,第二位醫師建議用達文西手術,第三位醫師則還在評估,並未給明確建議。三位醫師給了三種建議,讓妮妮不知如何是好?

明明同一個人,卻得到不一樣的處置建議,為何會這樣呢?

醫病各有狀況‧徵詢第二意見有必要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表示,「雖然子宮肌瘤有基本的處理原則,但每個人的病情狀況不同,且對於治療的期許也不同,自然不是基本處理原則所能涵蓋」。病人的年紀、生育狀況、肌瘤大小或位置與經濟狀況,都各有差異,加上各自的人生規劃不一樣,因此,每位病人對於治療各有不同考量!

至於治療方式,光是手術就有多種選擇,傳統的剖腹或腹腔鏡、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多孔或單孔),還有海扶刀(不需要切開皮膚,不需要穿刺就可殺滅體內腫瘤的新技術,也有人稱之為「無創手術」)也是一種選擇。賴鴻政醫師指出,「治療方式的選擇,依疾病的複雜程度有所不同。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適合應用於複雜或難度較高的病況。手術方式的選擇,也攸關個別醫師對於手術的熟稔度,每位醫師的訓練背景不同,所擅長的手術也有所差異」。A醫師可能是剖腹手術或腹腔鏡的高手,B師可能擅長達文西手術,所以,不同醫師,就可能會有不同的建議。

另外,「腫瘤大小,認定上也不一致,同為8公分的肌瘤,有人認為「小」顆,有人卻覺得「大」顆;醫師給的建議,就有可能是開刀或不用開刀,必要時,可徵詢第二意見,聽聽不同醫師的看法。」

他強調,「選擇哪種術式都好,誰來執行手術,更為重要!」

有無生育考量‧攸關術式選擇

賴鴻政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的病人需要開刀時,必須考量有無生育的需求,「若無生育考量,就簡單多了,如果只有一顆肌瘤,位置長在靠近子宮頂,用腹腔鏡手術是不錯的選擇;若是長的位置不好,如子宮頸下段或子宮側面,又有生育考量時,就不宜以內視鏡手術處理,甚至有多顆子宮肌瘤,需要深入子宮腔,腹腔鏡也不是好的選擇」。

為何有生育考量會讓術式選擇變得較為複雜呢?他解釋,「根據日本臨床研究,以傳統剖腹手術摘除子宮肌瘤,縫合子宮壁傷口至少要縫3層,較能降低懷孕時子宮破裂的風險;採用內視鏡手術,切除,問題不大,真正的困難,在縫合。受限於手術器械的設計,很多角度的縫合,是很難做得很細膩。這會讓子宮壁癒合的穩定度有疑慮。孕期隨著胎兒變大,子宮就只剩薄薄的一層,而開刀的地方留有疤痕,疤痕是沒有彈性又鬆散的組織,因而擔心孕期是否有子宮破裂的風險」。

子宮肌瘤的迷思

子宮肌瘤是很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3545歲的女性,基本上,在更年期前,年齡越高,發生率愈高。但子宮肌瘤要不要治療?不只仰賴醫師的專業判斷,有時也取決病人的態度,不正確的觀念,可能影響了自己的決定。

‧等停經後,肌瘤會消失

賴鴻政醫師表示,有病人以為停經後,子宮肌瘤就會消失而不需要治療,「其實肌瘤不會消失,而是生長的速度減緩,停經後,荷爾蒙分泌減少,會讓肌瘤不再長大,但依舊存在,隨著整體的老化,肌瘤與子宮一同慢慢地變小。不會因為更年期之後,快速消失不見4050歲有子宮肌瘤的病人,若出血症狀嚴重,導致貧血,或肌瘤產生壓迫腰酸頻尿等狀況,影響生活品質時,「不要期待停經後的狀況會好轉,該治療就要治療,不要怕」。

‧子宮肌瘤會影響懷孕?

很多尚未生育卻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擔心會影響懷孕,他指出,「大部分的肌瘤不會影響懷孕,但位置長在子宮腔的黏膜下肌瘤,有可能影響受精卵著床;如果肌瘤較大又多顆的話,嚴重扭曲子宮腔,是有可能造成影響的」,建議這些病人可先試著懷孕,若真不易受孕,就要考慮先處理子宮肌瘤了。

 

賴鴻政醫師說,當有疼痛、出血、頻尿等症狀,或肌瘤很大時,也可以考慮先治療,只是這個「大」有時因人而異,有人大到宛如懷胎多月才治療,有人則是些微的小腹凸出就積極求醫。

治療方式‧藥物與手術

對於有症狀的子宮肌瘤,醫師會視嚴重程度決定持續追蹤,還是需要以藥物或手術治療。

藥物‧為手術鋪路

賴鴻政醫師指出,治療的藥物有以下種類:

‧黃體素抑制劑(Esmya):控制出血的效果好,讓子宮肌瘤細胞凋亡而縮小,但不宜長期使用。

‧促性腺激素藥物柳培林(Leuplin):可暫時進入更年期的停經狀態,讓肌瘤變小或不再生長,不過,停藥後,肌瘤會再度長大。

他表示,「使用藥物是為了方便日後進行手術,本來要剖腹取出肌瘤,藉由藥物讓肌瘤變小,就能改以微創手術,傷口不像剖腹那麼大,有助術後復原,適用於年輕病人」。

手術‧各有優點

賴鴻政醫師表示,「手術雖然有效,卻也是最後考量的辦法」。目前適用於處理子宮肌瘤的常見手術方式有以下3種,說明如下:

‧剖腹手術

即使已有新式手術,但傳統手術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優點是直接開腹,醫師能以手觸壓察覺肌肉層內看不到的肌瘤,儘可能清除乾淨;但缺點是傷口大、出血多、復原較慢且易有併發症。

‧腹腔鏡手術

比起剖腹手術,腹腔鏡的好處是傷口小、出血少。雖然很多的婦科手術可採用腹腔鏡,但肌瘤多顆或位置不佳的話,就未必適用此一手術。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

由機器手臂上的仿真手腕手術器械進入病人體內,兼具開腹的真實感與微創的優點,3D的手術視野比傳統腹腔鏡的2D視野更好,手臂的靈敏度更高,更容易清除肌瘤,傷口小、出血量少、併發症較少的優點,可讓病人在術後恢復得更快。

 

非藥物‧免動刀的海扶刀

2015年,台灣引進免動刀的新療法──「海扶刀(HIFU)無創子宮肌瘤消融術」,賴鴻政醫師指出,這是運用超音波定位在體內子宮肌瘤處,以超音波熱能高溫灼燒的方式,破壞子宮肌瘤組織,讓肌瘤組織變小,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新療法,不需要麻醉並切開皮膚,也不會造成流血,對許多怕開刀的病人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然而,熱燒灼之後,肌瘤並不會立即消失,需數個月的時間,追蹤肌瘤的變化,肌瘤的萎縮,也常常引起疼痛。若是肌瘤太多顆或太大顆,且貼近血管或腸壁時,傷及周邊組織的風險就比較高。他補充,「雖然子宮肌瘤多屬良性,但海扶刀的治療方式無法將組織進行切片檢查,無形中,病人必須承擔可能是惡性腫瘤的風險」。

 

手術方式選擇因人而異

賴鴻政醫師強調,「剖腹是一種手術方式,腹腔鏡或達文西也是手術方式之一,無論使用哪一種手術方式,都可以解決病人的問題」。

 

他指出,「不同的術式,各有優缺點,不同的病情,也有不同的考量。病人可根據自己的病情與醫師的專業,共同擬定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

 

本身以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享譽國際的賴鴻政醫師,其實不只有做達文西手術,剖腹或腹腔鏡手術仍佔了相當比例,「達文西手術雖然好處多,還是要慎選適當的病例,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剖腹或腹腔鏡手術,都是基本功,不可偏廢。在未來醫師教育訓練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建立良好醫病關係‧慎思決定手術方式

一旦需要以手術進行治療,最重要的是,即事先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在彼此互信的基礎下,進行手術方式的討論。

 

為了讓接受手術的病人能為自己做出最佳選擇,賴鴻政醫師有系統的協助病人了解自己的狀況。病人除了在診間讓賴鴻政醫師看診,還有專業的衛教師,透過影片讓病人充分了解3種手術方式的優缺點,並透過Line的聯繫,協助病人瞭解相關的就醫流程,減少病人往返醫院的次數。即使是海外回台就醫的病人,事先仍能獲得充分的資訊,在短暫停留的時間內,順利進行治療。

 

賴鴻政醫師鼓勵病人徵詢第二意見,可是光靠病人的轉述,往往不清楚。他常常主動提供完整的門診病歷內容,做為其他醫師的參考,協助了解賴醫師對這個病人病情的想法,並給予意見。

 

此外,病人也可多方打聽醫師的專長與手術評價,審慎做出由誰進行哪種手術的決定,以維護自身的就醫權益。

醫師告知「必須馬上開刀」,怎麼辦?

有子宮肌瘤的病人就醫時,發生醫師告知「你必須馬上開刀」而覺得恐慌,以為自身病情嚴重,沒有多想就辦住院開刀了。賴鴻政醫師指出,「即使是癌症初次診斷需要手術,在1個月內進行手術仍不致延誤,子宮肌瘤的刀並不急,若有症狀,如失血過多就先輸血、如有疼痛則給予止痛藥緩解症狀,絕大部分不需要急著馬上開刀」。賴鴻政醫師說,「醫療,不只有技術,病情的瞭解與醫病關係的建立,也需要一些時間」。他鼓勵病人諮詢第二意見,以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原文刊載於2017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媽媽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