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楊振銘
婦科疾病有很多種,包含子宮、卵巢、子宮頸、陰道等皆是常見疾病部位,如果出現不正常出血、分泌物異常、下腹悶痛等,都應儘快就醫了解原因,千萬不要感到難以啟齒而延誤就醫時機。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楊振銘將婦科常見的病症歸納成4大分類,並介紹各項病因與治療,讓女性可提早注意自己身體的異常警訊。
1.卵巢相關疾病
現代女性的生活習慣和工作壓力都會影響卵巢健康,以下是目前21〜35歲的女性常見的卵巢疾病:
卵巢腫瘤
常見的卵巢腫瘤通常為功能性囊腫,也就是濾泡囊腫與黃體囊腫,這種症狀在女性有月經之後十分常見,通常懷孕3、4個月後會逐漸縮小消失。此外,卵巢大部分為良性腫瘤,如纖維瘤、子宮內膜狀囊狀腺瘤、漿液性囊狀腺瘤等。
子宮內膜異位瘤
每個月生理期時,子宮內膜組織會和經血一起剝落,這些內膜組織原本都是生長在子宮腔內,但也可能不正常的生長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這些內膜異位症如果長在卵巢內,隨著月經週期性剝落會形成一個積血的血瘤,就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瘤,也就是「巧克力囊腫」。
早發性卵巢功能不足
即所謂「卵巢早衰」,正常卵巢功能在女性45〜55歲左右開始衰退,但卵巢早衰者的卵巢功能於40歲以前就提早衰退,亦即「停經年紀小於40歲」;最常見症狀為月經紊亂,有的人是月經週期漸漸拉長,有的是月經忽然停止。
2.月經不規則
月經可不能輕忽不規律,若經常發生就必須就醫檢查,避免發生以下病症:
月經量多-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
女性月經總出血量約為35〜80cc,若月經周期超過7天、或經血超過80cc者,就可判定為經血過量,再加上常覺得頭暈、貧血等,就必須檢查是否有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所導致。
月經量少-多囊性卵巢
如果月經好幾個月沒來,或才40歲月經就突然停止,還出現身體發胖,千萬別以為是更年期提前報到,很有可能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此為女性常有的婦科疾病之一,佔5%〜10%,因卵巢過多不成熟的濾泡,且排卵稀少,就會導致月經不規則或不孕、肥胖。
3.陰道感染
陰道感染發炎主要有以下原因與症狀:
細菌性陰道炎
此為嗜血性桿菌感染、披衣菌侵入感染,破壞陰道內環境,使乳酸菌變弱,導致發炎,尤其在月經過後或性行為後或身體抵抗力較差時較為常見,症狀為分泌物較灰白色、帶有魚腥臭味,有些人會感到外陰部有搔癢感和刺激感,解尿會疼痛。
念珠菌陰道炎
此為女性經常罹患的陰道炎,通常在長期使用抗生素、懷孕期,當陰道酸度減低,細菌和黴菌會破壞陰道內的酸鹼平衡,白色念珠菌數量就會快速增加,造成念珠菌陰道炎。
4.急性腹痛
以下是急性腹痛常見的4類病因:
•與懷孕有關
子宮外孕
子宮外孕指胚胎在子宮以外的其他地方著床生長,因絨毛激素不高,使得子宮內膜不穩定而剝落,初期沒有任何症狀,只感覺月經延遲或少量出血。因此,當女性驗孕有呈陽性反應,但懷孕6週卻還無法發現子宮內有胚胎囊,就必須進一步確認。
流產
早期的流產癥兆,很像月經期間的陰道出血,由於胚胎分離及子宮腔內存有的血塊會刺激子宮收縮,造成陣發性的下腹部疼痛及陰道出血。
•與懷孕無關
骨盆腔發炎
骨盆腔發炎指子宮、卵巢和輸卵管受到細菌感染,當子宮頸或陰道有細菌繁殖時,會經由子宮頸上行侵入到子宮內膜、卵巢造成器官發炎受損。罹患急性骨盆腔炎時會感到下腹悶痛、分泌物增加、有下墜感,有些人還會發燒、畏寒。
※原文刊載於2017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3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