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會從一顆小小的胚胎,長成白白胖胖的新生兒,因此媽咪在懷孕的過程中,必須經歷體重增加、身材變形,許多愛美的媽咪們,非常擔心產後的身材「回不去」,因此,從懷孕時就對體重「斤斤計較」,但積極忌口又怕胎兒營養不足,本篇由營養師告訴妳,只要用對方法,就能吃得營養又「瘦孕」。
文/李佩璇 採訪諮詢/榮新診所營養諮詢組副組長李婉萍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美麗孕媽咪陳思婷
以孕前體重為標準
在懷孕期間,到底可以增加多少體重?最少又該增加多少體重呢?榮新診所營養諮詢組副組長李婉萍表示,依照《孕婦健康手冊》的說明,在懷孕期間可以增加10至14公斤的體重,但這只是一個提供參考的平均值,孕期所增加的體重,應依孕前體重做適當調整,且注意每個月體重增加的速度,至於到底可以胖多少,應參照準媽咪孕前的BMI值。
BMI的計算方法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2)
如果身高160公分,體重55公斤的女性,BMI的算法為55(公斤)/1.6×1.6(公尺2)≒21.5
孕媽咪最少應增加6至8公斤
在考量自己該吃什麼時,孕媽咪必須先對整個懷孕期間營養的吸收有基本概念,李婉萍營養師表示,在懷孕前三個月,媽咪所增加的熱量都在自己身上,完全不會給胎兒;懷孕中期則是母體和胎兒各一半,一直到懷孕最後三個月,孕媽咪所吃下的營養大部分都會被寶寶吸收,因此,懷孕初期,孕媽咪幾乎不需增加體重,直到懷孕中後期再增加熱量和營養的攝取即可。
即使依照孕前的BMI來檢視,一般孕媽咪的體重都是落在增加11.5到16公斤之間,BMI愈高,所增加的體重就要愈少。有些孕媽咪希望體重不要增加,但腹中胎兒仍可正常成長,李婉萍營養師提醒,包含羊水、胎盤和胎兒體重等必要的構造,孕媽咪至少要胖6至8公斤,若孕媽咪體重沒有增加,寶寶的體重一定過輕!「雖然有些媽咪因妊娠糖尿病需要住院控制血糖,在營養師嚴格的監控下,可以做到媽媽不變胖但胎兒可持續長大的狀況,但都是因為疾病所需,且在醫療從業人員的監督下進行,一般孕媽咪還是要依照《孕婦健康手冊》的建議增加體重。」
四類型媽咪‧飲食建議各不相同
依照孕媽咪的BMI和胎兒體重,可分為四種類型的孕婦,分別是:媽咪胖寶寶也胖、媽咪胖但寶寶瘦,還有媽咪瘦但寶寶胖,最後是媽咪瘦寶寶也瘦,一共是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之中,最理想的就是孕媽咪體重沒增加多少,但胎兒的體型和重量都良好,就可以依照現有的飲食習慣繼續保持。另外三種類型的孕媽咪,則各有不同的飲食建議。
媽咪胖‧寶寶也胖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懷孕中並不宜節食或減重,到第三孕期再增加熱量攝取即可,在正餐之外,如果下午覺得餓,點心都以蔬菜為主,比如:滷海帶、生菜沙拉等。
正餐的油脂和澱粉量也要控制,蔬菜熱量低、可多多益善。主食則最好吃米飯,或是比較耐消化的食物,儘量不要選擇麵類,很容易餓,下午點心就不能滿足於一杯牛奶或豆漿,反而容易吃進高熱量的零食,所以寧可正餐吃飽。優質的蛋白質也可以正常攝取,如果食量真的很難控制就多運動,散步走路都不錯。
媽咪胖‧寶寶體重較輕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這是比較需要擔心且孕媽咪飲食狀況馬上需要積極調整的情形。由於母體增加的體重較多,表示熱量足夠,因此在飲食上不必再特別增加分量,媽咪身上脂肪可以轉換成寶寶需要的熱量,但寶寶需要長大,所以必須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記得,胎兒所需的熱量來自於媽媽,但蛋白質來自於媽媽的飲食,可吃水煮蛋、喝無糖豆漿等食材來攝取優質蛋白質。
媽媽奶粉被設計成低澱粉、高蛋白質的食材,也是點心滿好的選擇,熱量和一杯低脂鮮乳差不多,蛋白質含量則等於無糖豆漿一杯加上水煮蛋一顆,或是直接補充高蛋白粉也可以,不管喝哪一種,可依產品營養成分去調整湯匙數量,原則上可以一天一杯當點心。
除此之外,孕媽咪也要記得多喝水。李婉萍營養師指出,母體的脂肪轉換成熱量時,會產生酮酸,需要喝水來稀釋。至於要喝多少呢?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25到30c.c.。
媽咪瘦‧胎兒體重也較輕
這類型的媽咪就是整體熱量不足,若想要提升胎兒的體重,應該多補充澱粉類,否則沒有足夠的熱量,就算吃進蛋白質,也都會被轉變成熱量來用。李婉萍營養師舉例,媽咪除了三次正餐之外,如果下午吃的點心是茶葉蛋或無糖豆漿,會因為整體的熱量不足,蛋白質發揮在身體中該有的用處,胎兒還是不容易增胖。因此,下午的點心可以喝有糖的豆漿、綠豆湯、紅豆湯或紅豆牛奶,炒蛋也不錯,以澱粉加蛋白質或是油脂做搭配,熱量和營養才會足夠。
媽咪瘦‧胎兒體型正常
這就是最完美的狀態,每個孕媽咪都希望可以達到這個目標,李婉萍營養師表示,懷孕期間的飲食控制做得好,媽咪可以增加較少的體重,新生兒依然達到標準的也不少,曾經遇過只胖8公斤,而且還是吃素的孕媽咪,順利產下三千公克的新生兒!因此,重點還是吃對食材和用對方法,要當辣媽並非難事。
※原文刊載於2014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列表